来历:《财经》杂志
原标题:特斯拉安全吗?| 《财经》封面
智能轿车的安全隐忧散落在多个范畴,相关的产品质量检测和外部监管仍存在空白。
文 | 王静仪 刘皖媛 李阳
一场特斯拉(NASDAQ:TSLA)车展维权行动,掀开了智能轿车安全隐患大幕的一角。
4月19日的上海车展开幕日,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特斯拉车主来到展台,针对一同“刹车踏板生硬、很难踩动”导致的事端维权反对。尔后,特斯拉发布事发前的部分数据,显现制动体系未见反常;而车主置疑软件原因致使“刹车失灵”,但软件数据未见发布。到发稿,两边仍就事端原因、处理方法等僵持不下。
▲ 4月19日一位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
特斯拉车主在上海车展特斯拉站台维权反对
图片来历:网络
特斯拉安全吗?智能电动轿车安全吗?这一论题引发广泛言论重视,跟着智能电动轿车的遍及,答复并处理这些问题有着极强的实际必要性。
“和传统轿车比较,智能网联轿车的电子电气网络架构十分杂乱,电子电气设备数量和软件代码量的增多,导致安全危险点的增多。”我国轿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能部部长王耀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
当今的智能轿车具有多达150个ECU(电子操控单元)和大约1亿行代码,到2030年,估计将有大约3亿行代码——作为比照,一架客机约有1500万行代码,一架现代战斗机约为2500万行,群众商场个人电脑操作体系挨近4000万行。
杂乱的电子电气架构和算法逻辑,加之多变的外部环境,导致智能轿车的软件毛病毫无规则可言,似乎回到了早些年电脑时不时“蓝屏正告”的年代。而且安全隐患不只在轿车自身,也在轿车全生命周期和各类基础设施上。
还有电磁搅扰问题。智能电动轿车的呈现,使得做好各项元器件的电磁兼容的难度几许倍提高,唯有经过许多的实验和检测,才能在许多数据的支撑下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黑客进犯的危险也令人担忧。“因为联网,智能轿车从本来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一个信息节点,数据危险大致分为三类:黑客进犯影响行车安全,传感器侵略车内车外隐私,和扫描车周围环境影响国家安全。”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从清华大学学科办主任、车辆与运载学院创院院长杨殿阁处了解到。
这些要素都给检测和监管提出了难题。咨询公司麦肯锡《轿车网络安全应战》陈述显现,轿车职业的网络安全标准和法规相对其他IT范畴较为滞后,留有死角。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特聘副研讨员、上海申浩律师业务所律师王鹏鹏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智能轿车的主动驾驭技能等处在“算法黑箱”的状况。无论是主动驾驭仍是其他功用,要探求其间出了什么问题,需求进入到代码的履行层,但有一些代码和算法是车企、服务商的商业秘密,难以走漏。假如是传统的机械毛病,翻开查看毫无问题,但智能轿车在这一方面仍处“黑箱”。
5月6日,特斯拉宣告正在开发线上信息体系渠道,以供车主查询获取车机交互数据,估计年内上线。
特斯拉在中美两国堕入安全危机
“特斯拉真的刹车失灵吗?”
这是近期不少特斯拉出售都收到的客户疑问。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了解到,以北京侨福芳草地门店为例,进店人数和此前差不多,可是出于安全担忧,持币观望的人多了,成交量有所下降。
2021年以来,疑似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的事端被曝出多起,虽然终究查询成果未出,各方职责未承认,但群众担忧现已传达开来。
上海车展的维权事情激发了更多触及特斯拉的事端浮出水面。4月20日深夜,青岛网友“煊达你达哥”发文称,本年1月4日,他开着特斯拉去充电,路上刹车踩不动,差点撞上前车,幸而他猛打方向盘,才逃过一劫。然后往后倒的时分,刹车又踩不动了,幸而其时车速很慢,终究十分缓慢地撞在泊车桩上。
4月21日,广州增城警方通报了一同交通事端,4月17日22时许,在增城区东江大道北,车辆失控产生磕碰,导致一人当场逝世。网传画面显现,一辆特斯拉轿车从一辆行进的轿车后方超车过程中,撞击到路旁边水泥桥体,该车后来燃起大火,车体被严峻焚毁。
▲ 5月7日,广东省韶关市产生特斯拉追尾事端
视频来历:网络
5月7日,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通报,一辆小型货车被一辆特斯拉轿车追尾磕碰,构成后者驾驭员当场逝世,事端原因正在查询中。
特斯拉在美国也相同面对严峻的安全危机。当地时间4月17日晚间,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德克萨斯州的路途行进时撞树引发火灾,终究导致两名乘客逝世。警方承认驾驭位上无人,引发主动驾驭致死的争议。当时警方已树立专门查询小组。
本年稍早时,特斯拉主张史上规划最大的召回,在全球召回了近13.5万辆轿车, 其间在我国召回36126辆Model S和Model X。
追寻特斯拉事端的网站TeslaDeaths.com计算,到5月7日,全球触及特斯拉车辆的事端已导致181人逝世,其间6人触及AP(Autopilot,主动辅佐驾驭)或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主动驾驭)。2021年以来共产生17起事端,致23人逝世。(见下图表)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从国内某头部险企相关人士了解到,近期保险公司正在和轿车职业广泛触摸,以点评智能轿车的安全危险,为保费调整做准备。
保险公司担忧,曾经轿车的理赔危险是独立、涣散的,但智能年代带来的应战是,假定某轿车品牌如特斯拉的软件宕机,或将导致一切路上该品牌车辆悉数趴窝,而且未来趋势是,多个轿车品牌的软件或许由一个或某几个公司供给,后者的毛病或许导致更大规划的轿车理赔危险。
不行忽视的“无厘头”安全隐患
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报导漫山遍野,本相仍藏在水面之下,但不论怎么,软件界说轿车年代,轿车产品极大程度上提高驾驭趣味的一同,确实也有更多安全隐患。
“越来越杂乱的电子电气架构和算法逻辑被引进轿车,传统机械结构下确认的因果联系被改动,轿车的决议计划机制逐步由软件、算法主导。”同济大学轿车学院人车联系实验室担任人龚在研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一些在开端规划的时分没有预料到的状况,比方气候、地上附着力略微有些改动,或许都会对软件算法有料想不到的干与。这样干与的规则不易总结,也很难复现,但确实会带来一些不确认性。
软件毛病毫无规则可言,似乎回到了早些年电脑会时不时“蓝屏正告”的年代,且即便是现在,手机、电脑也偶然会有因“程序无呼应”被逼封闭的场景。于轿车而言,软硬件的适配更为杂乱,决议计划和算法堪比人脑神经网络,这样的“无厘头”毛病既可怕又往往无从应对。
一位国内自主品牌研制工程师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轿车是一个移动的载体,从高原到滨海、从零下50度到地上温度60度,都要归入考虑规划。车企的见识很大程度上便是丰厚的数据堆集、检测手法和经过查验的失效处理方法,这是新造车实力短时间内难以赶上的。而新造车实力恰恰是智能轿车的主力军,牢靠性很难得到认同,哪怕顺畅经过了百万次,在一百零一次的时分,也无法作出百分百的许诺。”
在2020年美国《顾客陈述》中,特斯拉牢靠性排在了倒数第二,这也是新造车实力的通病。
更为危险的是,现在的主动驾驭还不老练,顾客关于怎么运用智能驾驭、遭到哪些约束,往往并不能正确理解,厂家在大肆宣传不老练的主动驾驭功用时,会让顾客对轿车功用产生误解。这样的误解,价值很或许便是生命。
例如,Autopilot一向是特斯拉对外声称的最大卖点之一,但所谓Auto(主动),其实依然需求人类介入,近年来因该技能构成的恶性事端高发,多起事情来历于车主对其主动驾驭技能过火信赖。
研讨主动驾驭的头部科技公司Waymo标明:“需求人类介入的主动驾驭便是谋财害命”,其首要问题在于敞开Autopiot功用时人类会过于依靠这项技能,“当车辆退出主动驾驭形式,提示驾驭员接收车辆时,他们很难接收轿车,因为他们现已失去了情形感知才能。”
2021也被称作高阶主动驾驭量产的元年,即L2向L3全面过渡,但事实上,L3级主动驾驭既受技能约束,即还不能完全到达L4级其他完全“脱手”、“脱眼”水平;也受法令法规约束,接收过程中产生事端怎么进行职责界定还没有相关法规,是一个对顾客最为危险的智能阶段。
“假如要让车主在必定环境下革除职责,或许就需求政府去主导,比方在某些测验路段,轿车满意需求,能够在L3的状况下行进,但现在看来,企业关于技能打破的规划较为急进,节奏快于政府的规划,二者协同或许遇到应战。”龚在研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
很明显,行将到来的L3级智能驾驭年代,智能技能牢靠性并不老练,处于当年计算机高频蓝屏年代,但习惯了传统轿车高牢靠性的顾客往往过于自信,一旦软件无厘头毛病,成果往往是顾客无法承当的。
有迹可循却无计可施的电磁兼容
软件界说轿车年代,轿车某些功用的瞬间失效充满了不确认性,但实在溯本逐源,又往往有迹可循。但是即便知其所以然,当下或许也无计可施。
以主动驾驭感知范畴为例,现在成果最高者仍是特斯拉,但其首要选用多摄像头的视觉感知技能,辅佐以单个长距77GHz毫米波雷达交融的计划(即以摄像头为主),现已开端被业界广泛质疑。
人类仅靠视觉就能行动自如,但车辆只依靠摄像头,能不能到达人眼的效能,获取的信息是否满足支撑判别——许多研制团队对特斯拉的主动驾驭体系的测验成果显现,其感知和决议计划才能并不行靠。
一名海外的大学生的团队在一项测验中发现,投影到路途上的人形图画可导致特斯拉Model X减速。而在地上投射假车道符号会使Model X暂时疏忽路途的物理车道线;另一个研讨团队近来发现,在一段广告视频中刺进不到一秒的禁止通行的交通标志,也能够让特斯拉AutoPilot捕捉到,并做出刹车的决议计划。
不难看出,经过摄像头完结的二维图画识别,很大程度上导致特斯拉主动驾驭体系做出错误判别。多位业界人士以为,关于已遥遥领先的特斯拉而言,改动感知上以视觉为主的技能路途,等于对自身逻辑的全盘否定,只能在旧有路途上不断探究,寻求一个让摄像头比美人体视觉的理论或许性。
同济大学轿车学院人车联系实验室轿车专家王小斌奉告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假如特斯拉真的能做到轿车的摄像头与人类的感知判别相同且算法满足强壮,理论上靠视觉计划就能完结全无人驾驭。“起点是正确的,但机器真的能完全像人类相同去查询和考虑吗?现在的难点是,假如只依靠摄像头能不能到达人眼的效能,获取的信息是否满足支撑判别。”
此外,不少智能轿车功用的瞬间失效,回溯原因,往往由电磁搅扰构成。
一位大型轿车供给商研制工程师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举例,一台具有高性能ABS体系的中高档轿车,在雨刮器作业、车辆到达某一运转速度时,ABS体系会同然失效。原因便是雨刮器驱动电机是理性负载,在堵截电源时会产生反向电流并经过电源线传输到供电体系中,从而在电源体系中产生搅扰脉冲,使一些电子部件不能正常作业,甚至损坏。
这是最为常见的轿车内部电子元器件之间的搅扰。ABS灯亮、气压泵指示亮、码表不作业、雨刮器主动作业、大灯主动亮等毛病,都或许来自电磁搅扰。
跟着轿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水平越来越高,轿车内的传感器和电子设备越来越丰厚,怎么有用的避免元器件之间的电磁搅扰,成为一切车企的一项新痛点。一同,智能网联年代,车与外界的交互,也变得极端频频,轿车对外界电磁环境的抗搅扰才能也变得尤为重要起来。
2019年6月和2020年6月,工信部都发出告诉,《关于展开新能源轿车安全隐患排查作业的告诉》,要求各新能源轿车出产企业当年10月底前完结本公司新能源轿车安全隐患排查作业。
本年头江西都市频道报导,一位特斯拉Model 3车主在运用特斯拉官方超级充电桩时,忽然断电无法发动,主屏上满是毛病码。特斯拉回应称,毛病原因是充电瞬间电流过载,国家电网电流太大。
这一“甩锅”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应,也被国家电网连夜硬气回应。前述工程师以为,电网自身不太或许存在问题,最大的或许是,电网的电磁环境搅扰了特斯拉的正常运转,这也反映出特斯拉在抗搅扰才能上的缺少。
此前已有不少报导,当电动车在野外途径雷达站或许短驳站时,会忽然熄火不能运转,经过该区域之后车辆又能正常行进,这便是典型的外界电磁搅扰。
电磁搅扰的原理并不杂乱,但智能电动轿车的呈现,使得轿车做好各项元器件的电磁兼容难度成几许倍提高,唯有经过许多的实验和检测,才能在许多数据的支撑下,不断下降毛病率,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来自黑客的潜在丧命进犯
智能轿车作为行走的电脑,除了自身的各种“蓝屏”毛病外,也难逃另一特点的危险——黑客。一旦智能轿车的网络安防缺少,被黑客进犯、长途操控,成果将无法想象。
《速度与热情8》中,反派查理兹·赛隆为了争夺核武器发射设备,黑入了无人车队的智能驾驭体系,上千辆无人车被操控成为“僵尸车”军团。而在实际中,无人车、智能网联怎么保证信息安全、抵挡黑客进犯也是谈论的热门。
2016年9月21日,腾讯安全科恩实验室以长途无物理触摸的方法成功操控特斯拉轿车,破解成功后能够将特斯拉的中控大屏和液晶仪表盘更换为实验室Logo;尔后,该团队再度破解特斯拉Model X体系,长途操控刹车、车门、后备箱,操作车灯以及天窗。
该研讨团队经过Wi-Fi与蜂窝衔接两种状况下均完结了对车载体系的破解,经过轿车的网络浏览器来触发计算机缝隙,发送歹意软件,完结黑客进犯。在特斯拉之外,2018年该团队在宝马多款车型中发现了14个安全缝隙,随后向宝马陈述了这些问题,并取得全球首个“宝马集团数字化及 IT 研制技能奖”。
“从进犯目标来讲,在2020年之前,服务器、无钥匙进入、移动APP等等都是中心的进犯点,跟着无人驾驭和智能驾驭的推进,咱们以为在驾驭范畴的潜在危险会急剧添加。”罗兰贝格合伙人袁文博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
《车联网网络安全白皮书(2020年)》数据实际,2019年,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的轿车安全事情占比高达57%。
一旦进入与黑客相关的范畴,就现已不再是轿车企业能够单独处理的问题了。4月26日,造车新实力哪吒轿车宣告发动约约30亿元的D轮融资,由360战略领投此轮融资,完结投资后,360有望成为哪吒轿车的第二大股东。这可作为对未来轿车网络安全有备无患的一个例子。
这也印证了此前业界的一个一致观念,主动驾驭不只遭到云服务、网络、数据、计算机、人机界面、操控体系履行等各种技能层面的限制,还牵扯到安全、法令法规、顾客信赖等许多掣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完结主动驾驭的研制。
种种安全隐患下,能够断语当时一切的智能电动轿车都是半老练品。但人类对智能驾驭体会的需求,又不或许使得产品肯定老练后再投放商场。
为此,在特斯拉开OTA(空中下载)先河后,OTA现已成为简直一切车企处理智能轿车半老练功用的处理计划。即经过硬件预埋,主机厂能够在数据搜集、软件算法编写还未完结时,就抢先推出车型,后续再经过OTA进行晋级,也便是互联网职业常说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从商业形式来看,经过软硬件别离,可完结了硬件生命周期的最大化,并为后期的付费软件包、功用付费解锁等发明更大赢利空间。但车企把相对不那么牢靠的产品先推到车上,再经过OTA晋级打补丁,自身必定存有安全隐患。
此前,已有OTA晋级体系毛病导致许多轿车“趴窝”的事例。不过因为因为晋级过程中轿车一向处于停止状况,自身并不会带来太大危险。但这并不意味OTA便是安全的,而且还将带来整车企业该对哪一个版别轿车担任的道德问题。
“有了OTA晋级功用后,默许规则是车企能够将一个没有100%老练的体系或许功用装到车上,有什么缺少后边再晋级。传统车企的思维是交给的那一刻,给到的必定是一个老练、齐备的产品,从言论和道德上看,智能轿车的车企会面对更小的压力。”龚在研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
检测难题导致权责归属难辨
“现在电动车事端的第三方检测,大部分只能对物理层面的事端做判定,许多软件都是加密的,拿不到数据。合同里边底子都是只保证检测重大事端、火烧泡水等等,软件层面的状况会事前讲清楚。”江苏南京的二手车点评师王浪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
商场上大部分组织缺少关于智能轿车的检测才能。在特斯拉车展维权事情上,车主和特斯拉在事发两个多月后依然对事端原因各不相谋,至今没有第三方判定组织做出有牢靠根据支撑的定论,也是智能轿车检测难题的一个缩影——我国质量认证中心是被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场监督办理局主张的检测组织,但尚不具有对有主动驾驭功用的事端车辆进行查看判定的才能。
4月20日,我国质量认证中心在官网发出告诉,宣告根据自行研制的《高档安全辅佐驾驭轿车整车行进安全综合测验点评标准》等标准,推出高档安全辅佐驾驭轿车认证业务。就此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致电咨询,作业人员标明这是针对车辆出厂前的批量认证,不是事端产生后的第三方检测,只面向企业用户。
“智能轿车的车辆动态操控体系,绝大多数车企除对本车企内部体系(含4S店)有限敞开外,对外悉数设置了防火墙进行封堵,尤以特斯拉做得最完全。”中车检机动车检测技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我国轿车流转协会二手车判定点评师分会会长王旭东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
不过王旭东以为,检测组织并非无计可施,能够用最前端的传感器来收集其即时的动态与静态原始数据,经过专业技能人员与检测体系,剖析车辆问题。比方博世iBooster刹车体系的数据,能够从轮速传感器上收集,不必定只能从特斯拉体系上收集。但假如车企能把这些本该归于车主的数据实在、全面地奉告车主,再传达给检测组织,这将是最好最快地处理问题的方法。
王耀对此标明认同,轿车检测组织已在做相应的才能建造作业,后续有才能在企业不敞开算法和中心逻辑的状况下,对智能轿车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与点评。他一同征引4月初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网联轿车出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办理攻略”,其间清晰提出了智能轿车的检测架构,相关测验标准也都将连续发布。
针对智能轿车尚无一致的国家标准。2020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2020年智能网联轿车标准化作业关键》,提出要加快完善智能网联轿车标准体系建造,树立智能网联轿车标准拟定及施行点评机制。
当时发展最快的国标是《信息安全技能 车载网络设备信息安全技能要求》,对车载网络设备的信息安全防护才能提出要求,但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留意到,这是国家引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而且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至于遭到广泛重视的数据安全,广州市公安局电子数据查验判定实验室的冯聪撰文标明,公安机关可根据《网络安全法》中关于实施网络安全等级维护准则规则,辅导和催促本地车企依法展开等级维护测评,完善车载数据安全防护,保证体系健康发展。公安部第三研讨所于2018年组织了“车联网网络安全等级维护测评研讨会”,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网安部分正大力推进车联网相关体系的等级维护测评。
冯聪以为,应当从维护车联网信息体系安全、车载上网卡实名挂号、车载无线热门办理、车机体系上网行为管控、涉案车辆电子数据取证等方面,做好网络安全办理、信息安全管控、侦办取证法令等方面的作业。
针对当时的监管窘境,王耀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主张,为了下降智能网联轿车的安全危险,职业首先应活跃进行国际交流,吸收各首要轿车国家已堆集的名贵经历,其次政府应活跃推进企业和第三方中立检测组织一同协作,清晰智能网联轿车相关安全测实验证的测验标准,量化测验点评目标,有用辅导企业进行智能网联轿车的研制和出产。
怎么消除担忧?
至今没有根据标明特斯拉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我国的多起事端没有构成定论,现在可做参阅的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办理局(NHTSA)在2020年展开的一项查询。
该组织未发现特斯拉车型存在安全问题,246桩意外加快事端均由踏板运用不当构成,“没有根据标明,油门踏板总成,电动机操控体系或制动体系,存在任何导致了上述事情的毛病。” “没有根据标明,规划要素会添加踏板误用的或许性。”
特斯拉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安全陈述显现,在Autopilot主动辅佐驾驭参加的驾驭活动中,均匀每674万公里行进路程陈述一同交通事端。而NHTSA的最新数据显现,美国均匀每78万公里行进路程即产生一同磕碰事端—— 674万公里对78万公里,这便是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口中的主动辅佐驾驭事端率只要1/10。
但群众的担忧十分深入和广泛。关于企业来说,怎么消除担忧,是逾越技能层面的愈加杂乱的议题——这并不是特斯拉所拿手的。
特斯拉我国的公关专业性饱尝群众质疑。本次车展维权事情的发酵,正是特斯拉一开端对外的强硬表态,引发了更大规划的言论风暴。
▲ 2021年4月19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
以为维权车主诉求不合理,“不或许退让”。
刘东峰 / 摄
车展维权事情迸发的两个小时后,陶琳承受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独家专访,以为其诉求不合理,“不或许退让”。她的这一回应,引起涉事车主、一般群众甚至官方媒体的驳斥,标明也“不退让”。
跟着言论不断发酵,特斯拉的情绪从强硬到抱歉,从周一的“不会退让”到周二的“抱歉与自我检讨”,到了周三晚上,特斯拉标明“正在合作监管部分的查询”。事发一周后的4月26日深夜,特斯拉在微博上放出了各地车主为门店职工送奶茶的相片,对车主在困难时间的支撑标明感谢,反遭网友挖苦,“你们到底有没有人懂公关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批判,这是一篇失利的公关文演示。
特斯拉在美国听说现已裁撤了公关团队,由马斯克自己经过推特直接担任特斯拉对外传达。从4月19日到记者发稿的数日间,他谈论了SpaceX、太阳能储能等论题,但对近期在我国的争端缄口不言。
虽然问题重重,马斯克并不想改动特斯拉的公关现状。4月28日他在回复一条“特斯拉能否考虑雇佣公关专员”的谈论时,写道:其他公司花钱在广告和操作群众言论上,特斯拉则专心于产品。我信任公民。
一位已离任的特斯拉我国公关担任人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泄漏,马斯克一贯以为产品假如满足好,底子不需求营销。现在特斯拉我国对外业务担任人陶琳本来不担任公关,首要做政府联系兼任公关,自2016年特斯拉我国没有总监级以上的公关担任人。
和以往车企花大笔营销费用于出售和广告不同,特斯拉素以营销开支小著称。2019年财报显现,群众轿车集团(不含奥迪、兰博基尼)以1620.45亿元的营销费用位列轿车职业榜首,特斯拉的开销是1.86亿元,仅为群众集团的千分之一,远低于职业均匀水平。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从挨近特斯拉我国的消息人士了解到,特斯拉在华没有公关广告预算,2020年仅有两位公关专员分处北京上海,2021年头刚刚添加到六人,这与其他车企的巨大公关阵营有显着落差。
大规划召回是一切大型轿车企业都走过的路,就算仅在造车新实力阵营里,特斯拉也不是仅有堕入过安全危机的车企,蔚来、威马、抱负等车企都曾因产品质量问题主张召回。但企业处理方法的不同,影响了群众的口碑,特斯拉明显被自己的服务所反噬。
国产化一年多以来,特斯拉共被约谈两次。2021年2月8日,商场监管总局与中心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办理部消防救援局等五部委宣告,就顾客反映的反常加快、电池起火、OTA等问题,一同约谈了特斯拉。
2020年3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备工业一司针对Model 3车型部分车辆违规安装HW2.5组件问题约谈了特斯拉,并责令其依照《路途机动车辆出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办理方法》有关规则当即整改,保证出产一致性和产品质量安全。
“车企决不能一向拖着不处理,或自己当裁判员。”王耀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标明,车企应根据法令要求,及时供给有用根据,经过专业的方法进行检测确定,采纳务实的行动处理顾客的合理维权诉求。
车展维权事情没有有定论,但定论无非两种,一是特斯拉质量问题实在存在,接下来便是补偿以及召回;二是特斯拉没有本质安全问题,更多是一同口碑风暴,但其间反应出的服务问题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值得这家明星外企沉思。
本文为《财经》杂志2021年5月10日封面文章